• KAZN AM1300 中文廣播電臺     
花旗醫生行醫記

【花旗醫生行醫記】我說不老就不老

年齡從來都是一個數字,只要保持一顆年輕的心,老嫗依然可以跟小伙子一較高下;甚至藉著年輕心境誘發的意志和鬥心,令小子比下去。

Haile Gebrselassie及Paula Radeliffe是柏林男女子馬拉松長跑紀錄保持者,他們已分別38歲及37歲,在此項運動算是「高齡」參賽者,但在上月一項比賽中兩人再下一城,年青參賽者也瞠乎其後。他們已準備明年參加倫敦奧運會,期望再創佳績。

數年前,德國曾向40萬年齡介乎20歲至79歲的全馬拉松及半馬拉松參賽者進行研究,結果發現20歲至50歲參賽者的完成時間分別不大,而50歲至69歲的參賽者亦只是每十年落後2.6%至4.4%;但即使是較年長選手,亦能保持高度的生理適應,無損其在田徑場上的表現。

上述數據或者可以解釋為何馬拉松賽道上健兒們愈來愈多,而且年紀愈來愈大。在美國,馬拉松參賽者由1976年只有25,000人,增至去年507,000人;男女參賽者平均年齡由1980年分別34歲及31歲,遞升至去年分別40歲及35歲。而且,40歲以上跑畢全程者,由1980年只有26%增至去年46%。

當然,大部分馬拉松、三項鐵人等鬥耐力比賽的愛好者,並非精英運動員或國際大賽選手,須向著破世界紀錄或獎牌進發;但期望一次又一次突破自己成績,想必是長跑愛好者的個人目標,因此在練習及參賽過程中產生的腳痛、筋膜發炎乃在所難免,甚至有參加者不知自己隱疾,在賽場上因心臟病突發死亡。

的確,長跑令人心境年輕,尤勝外表衣著及護膚等修飾。但添置一雙優質運動鞋及請教有經驗教練,肯定有助減少長跑帶來的創傷和意外,這樣才可無視年齡,達致「青春常駐」!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
劉廣潤醫生
美國南加州心臟中心主任 - 香港土生土長的劉廣潤醫生,負笈澳洲習醫,赴美行醫逾20載至今,心臟專科醫生。 醫療制度發展至今,已非一項純粹「救死扶傷」的服務,其中涉及公共資源分配、緩急先後取捨、產業盈虧等等的考慮,很多醫療決定都很難以黑白區分,有時甚至關乎政治體制、社會民情、國際關係等因素。美國醫療科技位處全球先列,但在稱王稱冠的背後,引出很多具爭議性的課題。 劉醫生將會在”生活達人” 中和讀者分柝一些具體實例,讓大家對一些醫療情況和問題有不同角度的了解。“花旗醫生行醫記”原刊登於香港雅虎網站,經作者授權完整轉載。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Send this to a fri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