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律師訪問的重播日期是2017年7月4日)
《行板—纽约》植根于作者思考人生的积淀。尽管以纽约为主要背景,《行板—纽约》 并不旨在描写中国人的海外生活,而是试图以海外的生活为平台,观察、探索和咏叹生 命过程中那些奇妙、神秘和永恒的现象,表现它们在众生相中的反映。 三十到四十岁,是青年到壮年的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过程,这一转换过程在人的心理 和生理上都有体现,而对这种体现的经历和领会往往微妙而痛苦。 在这个生命成熟的时期,许多年少时视而不见的东西在不经意之中会骤然之间有了意 义。小说的一开始便是主人公喜鱼一个人坐在餐馆里任思绪信步闲游,从自己可以向客 户收律师费的时间想到自己拥有的时间,不知不觉地竟量出了生命的尺寸——人生一世 不过七八十万个小时。这对一个已然三十六、七岁的人来说不啻是一个巨大的震撼。喜 鱼感慨:拥有一百万个小时难于拥有一百万任何其他东西,因为一百万个小时就是一百 一十四年;古往今来,几人曾活到一百一十四年?他又想到三十年前他五、六岁时第一 次懊丧地从大人那里知道所有人的生命都会结束这一事实。幼年的喜鱼初晓人生“犹有 竟时1”(1 曹操《龟虽寿》);今天壮年的喜鱼又明白了生命的具体长短。他惋惜、吝啬地细数着人生的分分 秒秒。 童心不泯、生性浪漫的喜鱼虽然已过而立之年,却紧抓着青春不肯放手,他想永远年 青,永远浪漫。而这又让他的生活产生了种种矛盾。喜鱼在美国的第一个女友奥利维娅 是个朴实、爽快而又乐观的姑娘,她的理想既简单又平凡:做一个守着三、五个儿女的 家庭妇女,在天伦之乐里度过一生。眼看自己年近三十,急于做母亲的她把自己的理想 倾诉给喜鱼,敦促喜鱼与她早结连理、生儿育女。而此时的喜鱼根本没有做父亲的欲望, 更不愿意让孩子干扰他和奥利维娅的恋爱。喜鱼的愿望是永远活在爱的浪漫之中——他 是感情生活中的堂·吉柯德。喜鱼和奥利维娅理想的冲突最终导致他们黯然分手。 岁月并不照顾喜鱼的任性,在他身上悄悄地做功,让他在不知不觉当中发生微妙的心 理变化。在去往华盛顿的火车上他油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愿望:被一个女人等待。他闹 不清这是什么感觉,但他清楚地知道这不是对浪漫、也不是对情欲的渴望。执著追求卿 卿我我的喜鱼并不知道此时自己已经不自觉地想往另一种东西:一个归宿、一个由他和 一个他心爱的女人构成的家和荫庇和象征那个家的蜗居。旅途之中空无所依,他怀念着 奥利维娅,那个曾经给过他温暖、渴望与他建立一个家的女人。他突然对情爱有了新的领悟:男女的结合是一个生命的完成时,就像《圣经》所言,女人是男人身上的一根肋条2(见《圣经·创世纪》),男人直到找到这根肋条才有一个完整的生命。来到世上三十多年的喜鱼尚不知道自 己的那根“肋条”在何处。 聚散到底是何物?冥冥之中是不是有看不见的纽带把人和人、人和事、事和事联系起 来?这是不是人们都经历过但难以名状的“缘分”?没有缘分是否一切皆归徒劳?多少 痴情儿女逃不过爱你的人你不爱,你爱的人又不爱你这个公式般的劫数? 初恋的失败重创大学时代的喜鱼。他难忘自己深爱的“姐姐”,对周围女同学的示爱 无动于衷。被伤害的他无可奈何地伤害着她人。 喜鱼和他的挚友苏问谷的友谊也没有天长地久。大学毕业之后他们为了谋生各自奔波 一方,二十年后再次听到对方声音的时候竟形同路人。倒是喜鱼不特别在意的那个同宿 舍的老齐鬼使神差般地与他在前往美国的飞机上不期而遇,又在纽约一直陪伴了他十几 年。 大学时代的老齐是个风趣、幽默的“嘎小子”。一不经意,祸从口起,他得罪了伶俐 火辣的郭丹妮。抱着将功补过的心理,老齐在郭丹妮丧父之际,竭力相助,并把郭丹妮 送上火车。 不常出远门的他误了下火车的时间,被火车一路带到广州。但这却让他结识 了列车员齐月。而郭丹妮、齐月又先后成了他的两任妻子。这其中都与喜鱼有关,尤其 是老齐和齐月之间,喜鱼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他们聚、散的桥梁。破镜重圆之日,十 几年来把喜鱼当作小弟弟的老齐突然发现常在身边的喜鱼便是自己命里的“贵人。” 老齐身上的“老”和喜鱼的“少”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赴美之后,老齐总是现实沉着、 辛勤耕耘,他循规蹈矩,从不好高骛远。生活的坎坎坷坷让他变得老气横秋,惹出喜鱼 不断的“数落”。当年的那个“嘎小子”老齐而今已经成了厚道的成年人,他像大哥、 甚至像大叔一般呵护着喜鱼。为了一份稳定、高薪的工作老齐不辞辛劳,再受十二年寒 窗之苦。老齐是庄稼汉式的知识分子,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可偏在他满目萧然之时, 一个偶然的巧遇让喜鱼把老齐的旧时情人带回他的身边,他从此时来运转,苦尽甘来。 上天给了喜鱼暂时的满足。典雅、端庄、洋溢着东方古典美的秦折琼唤起了喜鱼年少 时的爱情冲动,也让他深深地意识到身着洋装、口说洋话的自己骨子里其实永远是个十 足的东方人。喜鱼和折琼情趣相投,宛如天作之合。但他们各自追求完美的执著使他们 的关系脆弱易折。折琼对爱情的标准是至善至美、宁毁不瑕。喜鱼心中的一缕感情杂念(对奥利维娅的怀念)便导致他们的关系很快行将崩溃,以至于喜鱼离开纽约时在给折 琼的辞行函中道出了苦涩的人生体验,“梦想变成现实不容易,可现实稍不留神就会变 成梦想”。 喜鱼执著地守住青春不放,而他周围的同龄人却不以他意志为转移地迈着生命的下一 步——他们娶妻生子、他们做官发财,他们发福、他们见老。不肯放手青春的喜鱼,与 其说是一花独放,不如说是孤掌难鸣。他的同龄人早已放弃甚至遗忘了他所钟情的鲜花、 情书、眼泪和蜡烛。喜鱼不知自己是落伍还是先行,只觉得自己那么孤独;他没有知音, 包括多年的朋友老齐。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喜鱼饱览大千世界。这期间,生和死给他以极大的触动,他对 死生有了全新的感觉。险些抢先一步得到折琼的威廉在打猎的途中突然心力衰竭,溘然 离世;知恩必报的老同学李守仁二十年后未能“守住”“仁”,被“双规”之后,绝然 自裁;当年活泼的郭丹妮绝症不治,英年早逝。意外、绝症、和绝境都可以轻而易举地 置人于死地——生命何等脆弱!而与此同时新的生命又在不断地、顽强地补充到世间: 郭丹妮的大女儿嫣然成了小丹妮;老齐和齐月相爱的果实——儿子奇奇——也即将诞生; 还有那遍地蹒跚学步的小家伙们,肯定是两三年前才来到人世啊!喜鱼看着眼前的新生 命,回忆着身后的逝世者,无限感慨。古人道,“死生亦大矣3”!(3王羲之《兰亭序》引用庄子之语)曾几何时不愿意做父 亲的喜鱼此时觉得孩子是那样的可爱,他无限惆怅和愧疚地怀念起那个渴望与他生儿育 女的好女人——奥利维娅。 与此同时,上天不动声色地逼着喜鱼就范现实。在回纽约的飞机上,戴着近视眼镜的 他却发现看小字时必须摘掉眼镜了——像大多数中年人一样,他的眼开始“花”了。喜 鱼不得不承认,下一个生命过程已经开始了。 喜鱼要离开纽约了,留下十七年的身世浮沉。然而喜鱼仍保持着潇洒的人生态度:既 然自己是浮萍,何不把漂泊当游船来乘?“随遇、随缘、随命”。而这当中的“遇”、 “缘”、“命”难道不是同本一体? 喜鱼怀着憧憬走向人生旅途的下一站。 作者曹青桦生长于天津,求学、谋生于北京、洛杉矶、旧金山、纽约、休斯敦。三十 年来走东闯西,四海为家,处处和本地之主、他乡之客萍水相逢,饱尝人生滋味,感慨 聚散无常。 人生的体验包括了事件发生时的品味和事件过去后的回味。两种体验同等重要。品味 生感觉,回味致升华。正是在多年的经历、回味;再经历、再回味之后,作者才完成了 《行板—纽约》。 作者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从文字的使用到思想的表现,不少地方都受益于对古 典作品的攻读、咀嚼和玩味。书中曾有这样一段描写:喜鱼在夜色之下独自站在哈德逊 河渡轮上回忆着老齐对他的规劝,意识到同龄人中自己大概是唯一一个不肯放弃青春之 欢的人。他感觉好像众人忽然之间离他而去,一场青春盛宴烟去云散。他联想到了小时 候的游戏,自己玩得最起劲;自己还没有过瘾,小伙伴们就各自散去回家吃饭了。失落 无依的小喜鱼把游戏用的铁罐踢到墙上,让一串叮当声划破寂静。其实,人去楼空、物 是人非的兴怀古已有之。江淹(拟魏文帝)“众宾还城邑,何以慰吾心?4”(4 江淹《杂体诗·魏文帝游宴》)王羲之“向 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5”(5 王羲之《兰亭序》);还有《红楼梦》里贾宝玉看着姐姐妹妹死的死、嫁的 嫁,感叹“为什么散的这么早呢?6”(6 见《红楼梦》第一百回)都有同工之妙。年幼的喜鱼最然未涉世事,却已经 对聚、散有了最初的体会,已经能感到人散之时那种难以名状的滋味,犹如贾宝玉所言, “心里闹得慌7”(7 同上)。这种“闹得慌”在喜鱼成年之后仍旧随着事变和境迁不断地袭扰着他。 当写到老齐和喜鱼这两个二十多年的旧友即将离别之时,作者没有描写离情的的惨淡, 而是让老齐从口袋里拿出几枝国内来访者送给他的国产香烟,两个戒烟十几年的老同学 此时举起香烟、划燃火柴,道:“来,哥们儿,开个戒!”在写这一笔的时候作者心里 默念的是辛弃疾的“如今识得愁滋味,欲上层楼;欲上层楼,却道天凉好个秋。8” (8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脱稿之后,作者重读作品。当读到喜鱼和他心爱的折琼游历北加州酒苑时夜里关于 “性幻想”的一段对话,觉得这段描写似曾相识;重读数遍,作者似乎隐约嗅出了一丝 淡淡的“宝黛读西厢”之味。 在写作上,作者刻意追求篇幅的精悍,吝啬笔墨。求写意、略工笔。书中的每个情节 其实都可以用细节和辅助情节扩大两三倍,而故事发展的时间过渡更有大量填充的余地。 这一切,作者一概省去,生怕琐碎的细节冲淡了主题,失读者于茫然。也许正因如此, 作者周围读过此书的人,几乎都是一口气把书读完的。作者在芝加哥的同窗甚至特意把 最后三十页保留到周末“在阳光下,沏上一壶茶,半躺在沙发上,慢慢地读。” 不少读者读完此书之后都与作者产生共鸣。马丽珠导演有这样的评论:“我觉得这是 一部《青春忏悔录》,忏悔的不只是爱情,还有生活,学习,理想 ……”;“行板是音 乐,是感情,是爱情,是亲情,在不经意中发生发展着,不管当时当事的感觉,很多年 后回头看看,是那么凄美。”感谢马导演知音般的点题。 希望《行板—纽约》给读者既带来美感,又抛砖引玉,让人们对生命去更深刻地探索 和体验,充实和完美生活。感谢读者。
曹青桦 2010 年 10 月 27 日于休斯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