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應高科技潮流,以現代科技為重心的STEM教育理念逐漸被多國推崇。被全世界視為科技重鎮的美國矽谷,偏偏就有學校決意嚴格執行「低科技」政策,主張同學遠離一切電腦裝置。
《蘋果》記者到坎特伯雷基督教學校(Canterbury Christian School)觀課一日,無論上課還是課間休息,電腦、手機、機器人通通不見蹤影;電腦教室大門深鎖,由幼稚園至小學5年級都不用上電腦課;學生搜尋資料交功課,必須翻閱浩瀚書海;向同學報告時,電腦簡報(PowerPoint)也屬於「違禁品」。
學校位於洛思阿圖斯(Los Altos),是全美國前5名最富有的城市,家庭年收入中位數達24萬美元,同時也是全加州最高,是一般家庭的4倍。不少學童家長都在矽谷科技企業任職,但校方堅持杜絕高科技,沿用傳統教學法。
亞裔小學生Jonathan Du和Stuart Chen,卻享受這種「原始」學習模式,愛讀科學和歷史。「我愛閱讀!」他們強調愛看紙本書大於電子書,比手畫腳模仿起來,「要翻頁,直接翻紙就行了;別人看電子書,卻要這樣(點螢幕)來『翻頁』」,認為這樣看書才算簡便。一旦找不到某頁,「翻回目錄頁尋找即可!」
事實上,不少科技界名人,都傾向讓年幼子女接觸電子產品。例如已故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在一次《紐約時報》的訪問中,就透露他的子女並沒有使用 iPad 等 ,直言「他們在家中被限制接觸科技。」不少矽谷企業家如推特創辦人威廉斯((Evan Williams)、無人機廠商3DR的安德森(Chris Anderson)等,也有類似家規,減低年幼子女電子產品用量。
沒有高科技,學生不會撰寫電腦程式,但發揮創意的機會仍然多的是!飯後玩樂時間,操場上的一顆皮球、一條繩子、一根柱子、樹枝,被設計成一個個遊戲,大家同樣樂在其中,人人不當「低頭族」。
校長馬西亞斯(Steve Macias)直言,「家長們任職各大科技企業,將子女送來上課卻是因為這裡沒有他們賣的產品。」在他分享給記者的文件中,羅列不同學術研究指出,將科技融入早期教育的隱憂,像是對腦部和識字率影響等。
因此,學校至今仍沿用「三藝」(Trivium)教學法,深信小學、國中及高中生須分為3階段教授文法(grammar)、邏輯(logic)、修辭(rhetoric)。而小學生尚在學習文法階段,「他們要背誦,將海量的理論、字詞、數表牢記進腦中打好基礎,沒有工具(電腦)能取代這些苦功」,過早向學生教授後兩階段技能,馬西亞斯認為是浪費時間,「要訓練他們運算,而不是給他們計算機。」
學生每天學習文法,一起閱讀、祈禱,也有音樂和藝術課程,還必修拉丁文和羅馬史,直到6年級才學習電腦文書處理。「他們家中已有各種科技產品(可彌補科技接觸不足),我們有信心教出具社交和科技能力、閱讀和數理也高強的學生。」另一間提倡低科技校園半島華德福學校(Waldorf School of the Peninsula),更是將電腦課程安排在國中以上才修讀。(唐芷瑩/加州洛思阿圖斯市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