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AZN AM1300 中文廣播電臺     
DJ 介紹

強化孩子?弱化孩子?  吳娟瑜

匱乏感是一種失落的感覺,自認從小什麼都得不到,長大後從身邊找到對象,不停地給,不斷地滿足,結果受饋者感受甜頭而認為理所當然,但是,日子久了,相處上的對立逐步出現,匱乏感的人驚覺似乎錯得離譜了。

空虛的人生

滿意有一個獨生女兒,唸國中後,母女爭戰越演越烈,她百思不得其解,於是前來諮詢。滿意生長在父母做生意忙碌又不停為錢爭吵的家庭,因為忙,沒有空親密互動;因為吵架,沒有聆聽她的感受。

「我的家境比起同學好很多,但是內心其實是很空虛,下課由外公或外婆來接,假日由唸大學的小阿姨來陪伴,我講話沒有人聽,我想去那裡,沒有人想陪。」

圓滿說她的名字是一個諷刺,應該改名為「空虛」。成長中的她暗暗下了決心──將來有自己的孩子,必定全天候陪伴,也要儘量滿足孩子,要學什麼,要買什麼,要去那裡,就是百分之百地答應。

圓滿在婚前有兩位追求者,圓滿寧可捨去心靈契合度高的男人,她答應了排名第二男人的追求,因為她看出往後人生不但不愁吃穿,甚至可以給孩子最優渥的教育機會,自己也不用工作,就是做孩子二十四小時的貼身保鏢。

美夢成真?

愛情和麵包之間,圓滿選擇了麵包,物質生活確實不錯,獨生女兒貝貝也得到全然的呵護。「妳換這套衣服吧!媽媽是為妳好!」「聽媽媽的話,妳應該補習數學。」「妳不要隨便去同學家,萬一……」

每回貝貝開口:「媽媽,我要……」「媽媽,我想……」,話到嘴邊,圓滿立刻轉移話題:「我已經安排……」「我已經訂好……」。

「媽媽,妳可以不要這樣,好嗎?我都還沒想清楚,妳就幫我先處理好,我的能力很弱,妳沒發現嗎?」

貝貝氣呼呼地說,圓滿只當孩子亂發脾氣,還怪罪女兒不知好歹,直到圓滿在我面前坐定位置,認真弄清楚母女關係時,她終於承認──這些年來渴望強化女兒的能力和幸福感,可是不如期待,女兒不但沒有感激,反而常怪罪她。

貝貝常說:「我在同學中就是能力最差的那一個,不會一個人搭公車,不會上圖書館借書,不敢一個人到超市買東西。」

圓滿似懂非懂地問我:「我明明是想幫女兒強化能力,考前有複習,假日有陪伴,怎麼反而說我弱化了她?」

家長的盲點

許多童年歷經匱乏經驗的大人,往往在潛意識儲存害怕被忽略的恐懼,當時年紀小,不會溝通,也不懂得爭取應得的注意,這份恐懼內化成一個虛假的巨人,自認可以透過「給予」「餵養」給類似的弱者,來補償童年的缺憾。

這時,劃清界限非常重要,兒女是一個獨立個體,他們因為先天氣質的差異,需要不同的教養方式;父母在童年的不滿足是需要透過自我成長來修正,不是向兒女取暖而模糊了焦點。

圓滿聽懂建議後,意味深長地說:「以前,我的爸媽為我做太少,現在,我為女兒是做太多了,莫怪我老公常唸我──放手讓女兒成長,她才更會照顧自己。」

家長筆記本

圓滿的童年經歷過暗夜獨眠的恐懼;也曾經站在大門的鐵欄杆前,翹首期盼父母早歸。這些讓她自認匱乏的感受,需要從「受害者」的角色掙脫而出。

圓滿不妨找時間請教父母:

一、當年的社會氛圍和家庭環境,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讓父母必須日以繼夜地奔波工作?

二、童年聽到父母夜半爭吵、鬧離婚是驚恐萬分,如今,自己也有了家庭,不妨聽聽父母對婚姻、對伴侶的看法,不是去解決他們的問題,而是去理解他們各自的困境,這樣是可以逐漸淡化童年的匱乏感。當然,若有機會在團體中分享,這也會是一個絕佳的成長管道。

總之,女兒貝貝渴望做自己,期待自我強化,媽媽只要走在附近,不必太靠近,才能讓親子關係更上一層樓。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Send this to a friend